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核灵赋 西汉 · 扬雄
 押支韵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二
自今推古,至于元气始化,古不览今,名号叠毁,请以《诗》、《春秋》言之(《御览》一)
太易之始,太初之先,冯冯沈沈,奋搏无端(《御览》一)
河出龙马,雒贡龟书(《文选》陆倕《石阙铭》注)
世有黄公者,起于苍州,精神养性,与道浮游(《文选》谢朓《之宣城新林浦》诗注)
二子规游矩步(《文选》陆机长安有狭邪行》注)
文王之始起,浸仁渐义,会贤攒智(《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书》注)
枝附叶从,表立景有(《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注,又蔡邕郭有道碑文》注。)
手诏刘怀珍 南朝宋 · 刘彧
 出处:全宋文卷八
卿性忠谠,平所仗赖,在彼与年少共事,不可深存受益,景素儿乃佳,但不能接物,颇亦堕事,卿每谏之(南齐书刘怀珍传,建平王景素荆州,徙怀珍右军司马,迁南郡太守,加宁朔将军明帝手诏怀珍奉旨。)
又诏 南朝宋 · 刘彧
 出处:全宋文卷七
哀枉追远,仁道所弘,兴灭继绝,盛典斯贵。
朕务古思治,恩礼必敷,异族犹敦,况在近戚。
故新除使持节侍中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司徒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年虽冲弱,性识早茂,钟慈世祖,冠宠列蕃。
景和凶虐,横罗酷祸,国胤无主,冤祀莫寄。
寻念痛悼,夙轸于怀,可以建平王景素息延年为嗣,追改子鸾封为始平王
食邑千户(同上。)
追恤宋建平王景素(初即位)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三
建平王刘景素,名父之子。
少敦清向,虽末路失图,而原心有本,年流运改,宜弘优泽,可听以王礼还葬旧墓(《宋书·建平王宏传》,又略见《南史》十四。)
自序传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九
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
幼传家业,六岁能属诗,十三而孤,邈过庭之训,长遂博览群书,不事章句之学,颇留精于文章,所诵咏者,盖二十万言,而爱奇尚异,深沈有远识,常慕司马长卿、梁伯鸾之徒,然未能悉行也。
所与神游者,唯陈留叔明而已。
弱冠以五经授宋始安王刘子真,略传大义。
南徐州新安王从事奉朝请
始安之薨也,建平王刘景素闻风而悦,待以布衣之礼。
然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
寻举南徐州桂阳王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左常侍右军建平王主簿,宾待累年,雅以文章见遇。
而宋末多阻,示室有忧生之难,王初欲羽檄征天下兵,以求一旦之幸;
淹尝从容晓谏,言人事之成败,每曰:「殿下不求宗庙之安,如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栖露宿于姑苏之台矣」。
终不以纳,而更疑焉。
及王移镇朱方也,又为镇军参军事,领东海郡
于是王与不逞之徒,日夜拘议,淹知祸机之将发,又赋诗十五首,略明性命之理,因以为讽。
王遂不悟,乃凭怒而黜之,为建吴兴,地在东南峤外,闽越这旧境也,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平生所至爱,不觉行路之远矣。
山中无事,专与道书为偶,乃悠然独往,或日夕忘归,放浪之际,颇著文章自娱。
在邑三载,朱方竟败焉。
复还京师,值世道已昏,守志闲居,不交当轴之上。
俄皇帝始有大功于四海,闻而访召之,为尚书驾部郎、骠骑竟陵参军事
沈攸之起兵西楚也,人怀危惧,高帝尝顾而问之,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如何」?
淹对曰:「昔项强而刘弱,袁众而曹寡,羽号令诸侯,竟受一剑之辱,绍跨蹑四州,终为奔北之虏,此所谓在德不在鼎,公何疑焉」。
曰:「闻此言者多矣,其试为我言之」。
淹曰:「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
宽容而仁恕,二胜也。
贤能毕力,三胜也。
民望所归,四胜也。
奉天子而伐逆叛,五胜也。
攸之志锐而器小,一败也。
有威而无恩,二败也。
士卒解体,三败也。
搢绅不怀,四败也。
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
故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
笑曰:「君谈过矣」。
是时军书表记,皆为草具,逮东霸城府,犹掌笔翰,相府始置,仍为记室参军事,及让齐王九锡备物,凡诸文表,皆淹为之。
受禅之后,又为骠骑豫章王记室参军、镇东武,参掌诏册,并典国史,既非雅好,辞不获命。
寻迁正员散骑侍郎中书侍郎
淹尝云:「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
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
重以学不为人,交不苟合,又深信天竺缘果之文,偏好老氏清净之术,仕所望不过诸卿二千石,有耕织伏腊之资,则隐矣,常愿幽居筑宇,绝弃人事,苑以丹林,池以绿水,左倚郊甸,右带瀛泽,青春爰谢,则接武平皋,素秋澄景,则独酌虚室,侍姬三四,赵女数人;
不则逍遥经纪,弹琴咏诗,朝露几闲,忽忘老之将至云尔。
淹之所学,尽此而已矣(《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五。)
与萧骠骑启理建平王景素 南齐 · 何昌宇
 出处:全齐文卷十九
伏寻故建平王,因心自远,忠孝基性,徽和之誉,早布国言,胜素之情,夙洽民听。
世祖绸缪,太宗眷异,朝中贵人,野外贱士,虽闻见有殊,谁不悉斯事者?
元徽之间,政关群小,构扇异端,共令倾覆。
殷勤之非,古人所悼,况苍梧将季,能无闑惑。
一年之中,藉者再三,有必巅之危,无暂立之安,行路寒心,往来跼蹐。
王夷虑坦然,委之天命,惟谦惟敬,专诚奉国,闺无执戟之卫,门阙衣介之夫,此五尺童子所见,不假阔曲言也。
一沦疑似,身名顿灭,冤结渊泉,酷贯穹昊。
时经隆替,岁改三元,旷荡之惠亟申,被枉之泽未流。
俱沐温光,独酸霜露。
明公铺天地之施,散云雨之润,物无巨细,咸被庆渥。
若今日不蒙照涤,则为万代冤魂。
昌宇非敢慕慷慨之士,激扬当世,实义切于心,痛入骨髓。
沥肠纾愤,仰希神照,辩明枉直,亮王素行,使还名帝籍,归灵旧茔,死而不泯,岂忘德于黄垆。
分躯碎首,不足上谢(《南齐书·何昌宇》)
司空褚渊书理建平王景素 南齐 · 何昌宇
 出处:全齐文卷十九
天下之可哀者有数,而埋冤于黄泉者为甚焉。
何者?
百年之寿,同于朝露,挥忽去留,宁足道哉!
政欲阖棺之日,不陨令名,竹帛传芳烈,钟石纪清英。
是以昔贤甘心于死所者也。
若怀忠抱义,而负枉冥冥之下,时主未之矜,卿相不为言,良史濡翰,将被以恶名,岂不痛哉!
岂不痛哉!
窃寻故建平王,地属亲贤,德居宗望,道心惟冲,睿性天峻
散情风云,不以尘务婴衿,明发怀古,惟以琴书娱志。
言忠孝,行惇慎,二公之所深鉴也。
前者阮、杨连党,构此纷纭,虽被明于朝贵,愈结怨于群丑。
觇察继踪,疑防重著,小人在朝,诗史所叹(少一句。)
清识饮涕。
王每永言终日,气泪交横。
既推信以期物,故日去其备卫,朱门萧条,示存典刑而已。
求解徐州,以避北门要任,苦乞会稽,贪处东瓯闲务。
此并彰于事迹。
与公道味相求,期心有素,方共经营家国,劬劳王室,何图时不我与,契阔屯昏,忠诚弗亮,罹此百殃。
岁朔亟流,已经四载。
皇命惟新,人沾天泽,而幽然深酷,未蒙照明。
封殡卑杂,穷魂莫寄,昭穆不序,无行。
事伤行路,痛结幽显。
吾等叩心泣血,实有望于圣时。
公以德佐世,欲物得其所,岂可令建平王枉直不分邪?
田叔不言梁事,袁丝谏止淮南,以两国衅祸,尚回帝意,岂非亲亲之义,宁从敦厚。
而今疑似未辨,为世大戮。
若使王心迹得申,亦示海内理冤枉,明是非。
存亡国,继绝世,周汉之通典,有国之所急也。
叔向之理,恃祁大夫而获亮;
戾太子之冤,资车丞相而见察。
幽灵有知,岂不眷眷于明顾?
碎首抽胁,自谓不殒(《南齐书·何昌宇传》)
上书理宋建平王景素 南齐 · 刘琎
 出处:全齐文卷十八
臣闻曾子孝于其亲而沈乎水,介生忠于其主而焚于火,何则?
仁也不必可依,信也不必可恃。
昔者墨翟议云梯于荆台之下,宋人逐之;
夷叔为卫军隐难于晋,公子殪之;
李牧北逝强胡之旗,南拒全秦之卒,赵王不图其功,赐以利剑;
陈蕃白首固义,忘生事主,汉灵不明其忠,卒被刑戮。
彼数子者,皆身栖青云之上,而困于泥尘之里,诚以危行不容于衰世,孤立聚尤于众人,加谗谄蛆蛊其中,谤隙蜂飞而至故也。
臣闻浸润之行,骨肉离绝,疑似一至,君臣易心,此中山所以歔欷奏乐,孟博所以慷慨囊头者也。
臣每惟故举将宋建平王之祸,悲彻骨髓,气凝霜霰。
璇鼎启运,人神改物,生罪尚宥,死冤必申。
臣诚不忍王之负谤而不雪,故敢明言其理。
臣闻孝悌为志者,不以犯上,曾子不逆薪而爨,知其不为暴也;
秦仁获麑,知其可为傅也。
臣闻王之事献太妃也。
朝夕不违养,甘苦不见色。
帐下进珍馔,太妃未食,王投箸辍饭。
太妃起居有不安,王旁行蓬发。
臣闻求忠臣者于孝子之门,安有孝如王而不忠者乎?
其可明一也。
泰始元徽中,王公贵人无谒景宁陵者,王独抗情而行,不以趋时舍义,出镇入朝,必俛拜陵所。
王尚不弃先君,岂背今君乎?
其可明二也。
王博闻而容众,与谏而爱士,与人言呴呴若有伤。
闻人之善,誉而进之,见人之恶,掩而诲之。
李蔚之,蓬庐之寒素也,王枉驾而讯之;
何季穆等,宣简王之旧也。
提挈以升之,王虚己以厚天下之士,不欲伤一人之心,何乃亲戚图相菹脍乎?
其可明三也。
臣昔以法曹参军,奉讯于听朝之末。
王每断狱,降声辞,和颜色,以待士女之讼。
时见夏伯以童子缧絷,王怆然改貌,用不加刑。
徐州尝岁饥,王散秩俸帛,以继民之乏。
蠲理冤疑,咸息繇务,所在皆有爱于民。
臣闻善人,国之纪也。
安有仁于民庶,而虐其宗国者乎?
其可明四也。
王脩身洁行,言无近杂,内去声酌之娱,外无田弋之好。
每所临践,不加穿筑,直卫不繁,第宅无改。
荆州高斋,刻楹构,王废而不处。
昔朝廷欲赐王东陵甲第,又辞而不当。
两宫所遗珍玩,尘于笥箧。
无他嬖私,不耽内宠,姬嫱数人,皆诏令所赐。
王身食不逾一肉,器用瓦素,时有献镂玉器,王顾谓何昌寓曰:「我持此安所用哉」?
乃谢而反之。
王恭己蹈义若此。
其可明五也。
王之在荆州也,时献太妃初薨,宋明帝新弃天下。
京畿诸王,又相继非命,王乃征入为太常,楚下人士并劝勿下,王谓:「为臣而距先皇之命,不忠;
为子不奉亲之窀穸,不孝」。
于是弃西州之重,而匍伏北阙。
王若志欲倔强,便应高枕江汉,何为屈折而受制于人乎?
其可明六也。
王名高海内,义重太山,耆幼怀仁,士庶慕德。
故从昏者忌明,同枉者毁正,搦弦为钩,张一作百,行坐咳嚏,皆生风尘。
王季符负罪流谤,事会谗人之心,权丑相扇,鸱枭奋翼。
王虽遘悯离凶,而诚分弥款,散情中孚,挥斥满素。
虞玩之衔使归旋,世子入质京邑,续解徐州,请身东第,后求会稽,降阶外抚。
虞玩、殷焕实为诠译,诚心殷勤,备留圣听。
王若侜张跋扈,何事若斯?
其可明七也。
自是以后,日同殊论,苍梧之衰德既彰,群小之奸慝弥广,下盈其毒,上不可依。
时长王并见诛锄,公卿如蹈虎尾,众人翕翕,莫不注仰于王。
厢阁诸人,同谋异志,王心不从利,忠不背本,执周天锡而斩之,以距王宜与等,遣司马孙谦归款朝廷。
王若欲拟非觊,宁当如此乎?
其可明八也。
是年五月以后,道路皆谓阮佃夫等欲潜图宫禁,因兵北袭,而黄回、高道庆等傅构其事,武人奖乱,更相恐胁。
至六月京师征赋车徒,将讲众北垒,都鄙疑骇,佥言衅作。
垣祗祖因民情嚣荡,扬声北奔,绐辞惑众,穷乱极祸。
会州人自都还,说:「掖门已闭,殊不知台中安不」?
王既素籍异论,谓为信然,收率疲弱,志在投散,冰炭在怀,但恐迟后。
何图兵以顺出,翻为逆动乎?
夫往来之人,喧哗幻惑,皆出辇毂,非从徐州起也。
且台以六月晦夜无何呼北兵已至,皆登陴抽刃,而朱方七月朔犹缓带从容,其晚闻京都变乱,始乃鸠兵简甲耳,王岂先造祸哉!
其可明九也。
王闻京室有难,坐不安,食不甘,言及太后,未尝不交巾掩泣。
又临危之际,抚槛而叹曰:「吾恐三才于斯绝矣」。
兹岂不诚在本朝,以天下为忧乎。
自非深忠远概,孰能身灭之不恤,独眷眷国家安危哉?
其可明十也。
夫王起兵之日,止在匡救昏难放殛奸盗,非它故也。
请较言之。
当时君臣之道,治乱云何?
杨运长、阮佃夫,为有罪耶?
无罪耶?
若其无罪,何故为戮?
若其有罪,讨之何辜?
王岂不知君亲之无将乎?
顾以救火之家,岂遑先白丈人,非不恭也。
徒以运属陵丧,智力无所用之,蹉跌倾覆,此乃时也,岂谓反乎?
果然今日王亡,明日宋亡,王何负于社稷,何愧于天下哉!
臣闻武王克商,未及下车,而封王子之墓,汉高定天下,过大梁,蹑燕、代,脩信陵之祀,存望诸之裔;
晋世受命,亦追王凌之冤,而诏其孙为郎。
比干,殷辛之罪人也;
无忌,魏之疑臣也;
乐毅,燕之逃将也;
彦云
齐之贼而晋害也。
适逢圣明之君,革运创制,昭功诚,荡嫌怨,清议以天下之善也。
或殊世而相明,故四贤咸济其令问,三后驰光于万叶,君子荣其辉,小人服其义。
今陛下尊英雄之高轨,振逸世之奇声,何至仍衰世之异议,以掩贤人之名哉。
若王之中外不明,终始慆德,臣惧方今之人,不复为善矣。
且世之兴衰,何代无有,今齐苗裔万世之后,其能无污隆乎。
苟前良可废,何以劝后之能者。
伏愿上同周、汉、西晋之如彼,下为来胤垂范之如此。
傥能隆明诏,笺枉道,使往王得洗谤议,拯冥魂,赐以王礼反葬,则民之从义,犹若回风之卷草也。
臣闻鹳鸣皋垤,则降阴吐雨;
腾蛇耸跃,而沈云郁冥。
但伤臣言轻落毛,身如横芥,神高听邈,终焉莫省,直欲内不负心,庶将来知王之意耳(《宋书·建平王宏传》)
奏劾江谧 南齐 · 沈冲
 出处:全齐文卷十四
少怀轻躁,长习谄薄,交无义合,行必利动。
特以奕世更局,见擢宋朝,而阿谀内外,货赂公行,咎盈宪简,戾彰朝听,舆金辇宝,取容近习
沈攸之地胜兵强,终当得志,委心托身,岁暮相结。
刘景素亲属望重,物应乐推,献诚荐子,窥窬非望。
时艰网漏,得全首领
太祖匡饬天地,方知远图,薄其艰洗之瑕,许其革音之效,加以非分之宠,推以不次之荣,列迹勋良,比肩朝德。
以往者微勤,刀笔小用,赏厕河山,任忝出入。
轻险之性,在贵弥彰;
贪昧之情,虽富无满。
重莅湘部,显行断盗,及居铨衡,肆意受纳。
连席同乘,皆诐黩旧侣,密筵闲宴,必货贿常客
理合升进者,以为己惠;
事宜贬退者,并称中旨。
谓贩鬻威权,奸自不露,欺主罔上,奸议可掩。
先帝寝疾弥留,人神忧震。
托病私舍,曾无变容。
讳经旬,甫暂入殿,参访遗诏,觇忖时旨。
以身列朝流,宜蒙兼带,先顾不逮,旧位无加,遂崇饰恶言,肆丑纵悖,讥诽朝政,讪毁皇猷,遍蚩忠贤,历诋台相。
至于蕃岳入授,列代恒规,勋戚出抚,前王彝则。
妄发枢机,坐构嚣论,复敢贬谤储后,不顾辞端,毁折宗王,每穷舌杪。
皆云诰誓乖礼,崇树失宜,仰指天,俯画地,希幸灾故,以申积愤。
犯上之迹既彰,反噬之情已著。
请免官削爵土,收送廷尉狱治罪(《南齐书·江谧传》)
燕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事类赋》卷一九
懿彼玄鸟,沦精瑶光。
赋之者庄姜送妾,吞之者简狄生商。
遗以丹书,覆之玉筐。
或因辇泥而头秃,或为掷钗而目伤。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吴宫既怨于被焚,卫妇亦闻于系缕。
管辂之善占,美王威之能赋。
若其视有娀之女,培曲阜之城。
巢幕已危,集衡益轻。
乘震雷而忽起,贺大厦之方成。
若乃守分尾翅,性知戊己,翔景素之烟云,集马枢之案几。
少皞而司分,以高禖而见祀。
亦闻食之而不宜入水,掘之而可以疗饥。
有志讵知于鸿鹄,见杀常因于蒺藜。
京房术精,既言于天女;
茅君仙去,曾食于神芝
褚氏遗书跋嘉泰元年 南宋 · 丁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一、宋以前医籍考
右《褚澄遗书》一卷。
初得萧氏父子护其石,而其书始全;
继得僧义堪笔之纸,而其书始存;
今得刘继先锓之木,而其书始传,亦可谓多幸矣。
澄字彦道河南阳翟人宋武帝之甥,尚书左仆射湛之之子,卢江公主之夫,齐太宰侍中录尚书公渊之弟。
,自驸马都尉遍历清显
,至侍中、领右军将军
永明元年卒。
东昏侯其女为皇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实永元元年,去其卒时已七十年矣。
遗书题其赠官,岂萧广得其椁石,考之史传,而附题于前乎?
初,齐高帝爱子豫章王嶷江陵赴都,得疾日臻,忧形于色,乃大赦天下。
传杨淳秘方,召愈,喜甚,擢左民尚书以宠之。
其守吴郡也,民有李道念以公事至郡,遥见,谓曰:「汝有奇疾」。
道念曰:「某得冷疾五年矣」。
胗其脉,曰:「非冷也,由多食鸡子所致,可煮苏一斗服之」。
即吐物如升许,涎裹之动,抉涎出视,乃一鸡雏,翅距已具而能走。
曰:「未也,盍服其馀药」。
从之,凡吐十三枚,疾乃瘳。
其妙皆此类也。
是书幽𦕈简切,多前人所未发,而岂徒哉?
《问子篇》称建平王,当是澄之妻之侄景素
其生子六,即延龄、延年辈云。
嘉泰元年日南至甘泉寄士丁介跋。
按:《褚氏遗书》卷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